书籍名称:国际贸易
页数:266
作者:姜文学主编;王绍媛副主编
出版时间:2014
ISBN:9787565406102
出版社: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简介:国际贸易作为一门课程,研究的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它是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其任务是介绍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和基本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好其他相关课程,以及毕业后能顺利从事对外经贸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教材分为10章,主要介绍5部分内容:一是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第1章)。二是国际贸易理论(第2章~第3章)。国际贸易理论以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为前提,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利益分配和贸易模式的解释等问题。三是对外贸易政策、措施与战略(第4章~第6章)。对外贸易政策是国际贸易理论在实践中的反映;对外贸易措施涉及的是政府为推动或限制贸易而采取的各种政策手段。这些政策与措施会对一国的贸易和经济产生相应的影响。贸易战略则是一国或地区依据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的相互关系,通过国际分工方式和程度的选择而影响国内资源配置和竞争效率的一整套贸易政策或制度。四是要素流动理论(第7章)。在前面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假设就是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缺乏流动性,国际贸易在很大程度上作为对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的一种替代。然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缺乏流动性并非是一个严密的前提条件。本部分研究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包括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的跨国流动)对一国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五是国际贸易问题(第8章~第10章)。各国依据不同的贸易理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由于对外贸易政策的涉外性,必然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影响,由此引发一系列国际贸易问题。该部分介绍三个问题:由对外贸易政策协调而产生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由对外贸易政策区域性融合而产生的国际经济一体化以及主要发达国家(集团)的对外贸易。以往版本教材的第10章是”主要国家的对外贸易”,虽然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会专门开设”中国对外贸易”这门课程,所以本教材第10章不专门对中国对外贸易进行介绍,只介绍美国、日本、欧盟三个主要发达国家(集团)的对外贸易。
前部分目录
第1章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1
1.1国际贸易的含义与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因素——1
1.2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国际贸易——4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贸易——6
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12
第2章 国际贸易理论——38
2.1古典国际贸易理论——38
2.2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47
2.3现代国际贸易理论——53
第3章 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67
3.1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理论——67
3.2贸易条件——70
3.3相互需求原理——72
第4章 对外贸易政策与理论——78
4.1对外贸易政策概述——78
4.2对外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7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