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名称:四重证据法研究

页数:303

作者:杨骊,叶舒宪编著

出版时间:2019

ISBN:9787309138986

出版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简介:  本书突出论述文学人类学一派倡导的新方法论四重证据法。作为文学人类学者自我超越的新方法论尝试,四重证据法在多年研究实践中取得进展。四重证据法的界定是:“一重证据指传世文献。二重证据指地下出土的文字材料,包括王国维当年研究的甲骨文、金文和后来出土的大批竹简帛书。三重证据指民俗学、民族学所提供的相关参照材料,包括口传的神话传说,活态的民俗礼仪等。四重证据则专指考古发掘的或传世的远古实物及图像。”综合利用多学科资料的优势是,用文化文本的概念来统合四重证据。一、二重证据为文字文本,第三重证据主要是口传文本和活态文化传承,第四重证据则是非文字非语言材料构成的文化文本。四重证据的结合,构成“物象-语言-文字”这样整体性的人类生活世界,搭建起从语言学到现象学的认知桥梁。书中的五个案例,从鸮神到熊图腾(黄帝有熊氏),以及汉代器物上表现的天熊神话观。用新出土的石家河文化双人首蛇身珥蛇形玉玦的图像,解读《山海经》的珥蛇神话之谜。这表明四重证据法能够有效面对新材料,逐步展开立体释古的文化文本重建工作,给人文研究传统带来推陈出新的实际效用。


前部分目录

上编 理论篇——5
第一章 四重证据法的学术沿革——5
第一节 证据溯源——5
第二节 从二重证据法到三重证据法——11
第三节 四重证据法的早期探索——19
第四节 四重证据法的当代演变——24
第二章 第四重证据的学理研究——37
第一节 考古学证据:物质文化的实证与直观——37
第二节 图像证史的视觉说服力——46
第三章 四重证据法的方法论价值——59
第一节 “从史料出发”到“问答逻辑”——59
第二节 证据间性与立体释古——65
第三节 在科学实证与人文阐释之间——72
第四节 重建大传统 重讲中国故事——84
下编 实践篇——92
第四章 从比较图像学看猫头鹰的文化象征——92
······
······
······

声明:本站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旨在给网友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产生费用仅为网站运营赞助费。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客服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