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名称: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 趋势、影响与应对

页数:228

作者:宾建成等著

出版时间:2018

ISBN:9787566319937

出版社: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简介:前言  20世纪末以来,随着全球化在世界的发展,各国的生产联系更加紧密,贸易投资合作日益加强。尤其是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形成了全球贸易投资活动的基本规则,大大促进了全球贸易投资的进一步发展,各国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更加频繁,国际贸易投资合作更加活跃。然而,进入21世纪,WTO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迟迟不能取得实质性成果,加之2008年以来美国陷入金融危机和欧洲国家陷入债务危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在全球贸易投资中的地位趋于下降,而新兴经济体国家如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迅速崛起,全球贸易投资发展呈现出不同往昔的多极化发展格局。发达国家为了维护其自身在世界的经济利益和霸主地位,此时不再积极倡导全球自由贸易,而倾向于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世界贸易摩擦加剧。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一方面对内采用量化宽松的经济刺激计划和推动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另一方面对外积极推动重构贸易投资新规则,企图从战略上主导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方向,并最终确立其未来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领导者地位(唐宜红,2017)。发达国家重构贸易投资新规则典型的表现是,以美国和欧盟各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启动并主导了一系列贸易和投资谈判,其中最主要的有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美国2012年双边投资协定范本(BIT)等。在这些协定里面,发达国家推行比WTO更高标准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自由化,同时也更加强调贸易投资的公平竞争和权益保护。  具体说,上述高标准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涉及的新内容有许多。2015年底签署的TPP协定包含了30个章节,比过去的自贸协定多了一倍,除传统贸易投资议题外,还涵盖了知识产权、环境、劳工、监管一致性、国有企业和竞争政策、反腐败等边境后议题。欧盟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谈判中提出的讨论框架,不仅包含市场准入内容,还包含可持续发展、能源及原材料、中小型企业、投资、竞争、知识产权和地理标识等大量规则内容。TISA是希望能在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推动达成更高标准的服务贸易协议(即GATS+),并在跨境数据流动、国有企业非公平竞争等方面设立新规则。上述协定涉及的许多新议题、新规则原本属于各国的内部事务,现在却成为国际协定约束的内容。总体上讲,随着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发展阶段的深入推进,其涵盖的新规则、新议题和内容还会进一步向深度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对现有的国际经贸格局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另外,其他双边、多边和区域贸易投资协定谈判,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等也涉及上述的新规则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开放型经济,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国和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未来,与现阶段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我国还要继续扩大开放,不断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更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以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所有这些表明,对外开放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然而,在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主导全球贸易投资新规则并有意把矛头针对中国的形势下,我们不可能绕开高标准的贸易投资新规则而独善其身,更不可能无视国内发展条件,全面接受新规则。对此,我们必须有新的理念和应对之策。为此,研究当今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的动向和内容、分析其对我国外经贸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是值得学者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重大问题,这将有利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的制定,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赢得对外开放和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促进我国对外开放新目标的实现。  基于上述分析,本书主要对当今国际贸易投资涉及的主要新规则做了初步研究,限于篇幅,第1~9章分别重点探讨了环境保护新规则、竞争中立规则、劳工权利新规则、知识产权新规则、政府采购新规则、原产地新规则、服务贸易新规则、数字贸易新规则和国际投资新规则等的来龙去脉和主要内容、对我国外经贸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第10章探讨了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规则的主要内容及其与WTO相关规则的差异,第11章探讨了上海自贸区在贸易与投资规则上的创新情况,第12章探讨了“一带一路”建设给我国重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提供的机遇与对策。  本书是在宾建成教授主持的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课题“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的基础上完成的,全书由宾建成进行框架设计和修改定稿。初稿写作分工如下:第1章由范明霞撰写,第2章由徐芷敬撰写,第3章由薛泽壮撰写,第4章由杨建忠、李和平(延安大学法学院)撰写,第5章由范明霞、李和平(延安大学法学院)撰写,第6章由程松才撰写,第7章由奚奇撰写,第8章由霍中琦撰写,第9章由牛晴晴和宾建成撰写,第10章由宾建成、陶燕兰和俞洁撰写,第11章由朱慧敏撰写,第12章由杨希敏撰写。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贸易谈判学院院长张磊教授的大力支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的有关编辑也为此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艰辛的劳动,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书中的疏漏和不足之处,希望在后续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和补充。


前部分目录

第1章 环境保护新规则研究——1
一、国际环境保护规则的演变历程——1
二、环境保护规则的主要内容——2
三、环境保护新规则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5
四、应对环境新规则,促进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4
五、结束语——17
第2章 竞争中立规则研究——19
一、竞争中立规则的演变——19
二、竞争中立规则对我国外经贸发展的影响——20
三、竞争中立规则下我国采取的对策——23
第3章 劳工权利新规则研究——27
一、劳工标准的提出——27
二、各贸易协议中的劳工权利新规则——29
三、劳工新规则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42
四、应对劳工权利新规则的对策——44
第4章 知识产权新规则研究——49
······
······
······

声明:本站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旨在给网友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产生费用仅为网站运营赞助费。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客服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