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名称:中国铜矿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及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方法研究

页数:444

作者:马振东,龚鹏,龚敏,胡小梅,李娟等编著

出版时间:2014

ISBN:9787562532798

出版社: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简介:本书以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提出了我国铜矿资源地球化学定量预测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技术,并以长江中下游、西藏冈底斯、云南香格里拉铜多金属成矿带及滇中层控砂岩型铜矿为例,进行了“建模”“圈区”“算量”铜矿地球化学定量预测的核心过程。本书在充分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斑岩型、矽卡岩型、海相火山岩型、陆相火山岩型、铜镍硫化物型、海相黑色岩系型、海相杂色岩系型、陆相红色砂岩型及热液脉型等9类25个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汇总集成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完成的铜矿定量预测成果,共圈定了1184个铜预测区,采用类比法和面金属量法预测我国铜矿潜在资源量约1.8×108t。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数据可靠,可供从事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勘查地球化学研究人员及矿床、地球化学专业的师生参考。


前部分目录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1
第一节 国内外矿产预测方法概述——1
一、矿产资源预测研究现状——1
二、地球化学定量预测方法评述——1
第二节 找矿模型研究进展——3
一、找矿模型概况——3
二、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的历史沿革及问题——3
第二章 中国铜矿资源概况——5
第一节 铜矿床类型——5
第二节 铜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7
第三节 我国铜矿产品产销状况——8
第四节 我国铜矿资源的主要特点——8
第三章 中国铜矿资源地球化学定量预测的理论基础、工作思路及方法技术——10
第一节 铜矿资源地球化学定量预测的理论基础——10
一、铜矿资源地球化学定量预测的基本单元——Ⅲ级成矿区带——10
二、Ⅲ级成矿区带内成矿作用的“源”“动”“储”分析——12
······
······
······

声明:本站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旨在给网友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产生费用仅为网站运营赞助费。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客服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