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名称: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

页数:596

作者:盖山林,盖志毅著

出版时间:2002

ISBN:7810743945

出版社: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简介:  本书是作者40多年来在沙漠和沙地的亲历记录和感悟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智者思考的一个永恒主题,百余年前,马克思就说过:“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然而时至今日,还没有谁从生态考古学角度去写一本人地关系史,人类创造的文明,总是以环境作为支撑点的。本书作者站在生态哲学的理论高度,将人与自然捏合在一起去思考,用考古学、历史学、畜牧经济学、沙漠学、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提供的丰富理论,以跨学科跨文化的视野和文明的生态史观,追溯了我国北方各大沙漠、各大沙地曾经有过的辉煌文明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探觅了人与自然的原初联系,反思了“人类征服自然和贪婪地索取自然”所造成的巨大恶果。本书不仅是站在历史长河里写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也是荒野沙原上写下的悲痛史、忏悔史、感悟史、更是在总结历史经济和教训基础上的治理荒漠的创新史。书中特别强调了人与自然应当和睦共处的生态哲学观点,呼唤改变人与自然血淋淋争斗的状态,以唤醒当代人类的生态意识,正确感知人与系统共生、共存、共荣的相互依赖关系。


前部分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文明消失篇——17
一 大漠孤烟不是诗——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古代文明的消失——20
(一)沙漠的形成——20
(二)沙漠南缘绿洲的古代水源——24
(三)和田河绿洲遗址——27
(四)克里雅河绿洲遗址——29
(五)尼雅河绿洲遗址——30
(六)科什塔格河、桑株河绿洲遗址——37
(七)策勒河、达玛沟绿洲遗址——38
(八)安迪尔河、车尔臣河绿洲遗址——38
(九)丝绸之路的西域道——40
(十)绿洲文明的衰落及绿洲变沙漠的原因——44
二 额济纳绿洲:沙漠吞没人类文明的见证——47
(一)元代之前的额济纳绿洲——48
(二)元代额济纳绿洲的农业文明——73
······
······
······


声明:本站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旨在给网友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产生费用仅为网站运营赞助费。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客服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