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数:205

作者:胡亚军著

出版时间:2011

ISBN:9787548204701

出版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简介:本书的主要内容:1、阐述历史理论的问题结构的具体含义。本书稿借鉴马克斯•韦伯建构“理想模型”(idealtype)的方法,在历史研究领域中建构出两种理想的、纯粹的、极端的问题结构。第一种“纯粹的”问题结构可称之为“连续性历史理论的问题结构”(普遍历史理论的问题结构)。具有这样问题结构的历史理论至少同时采用了两个相对理论预设:同质连续性的历史主体、长时段的线性历史时间。另一种历史理论以历史的间断性为研究对象,其问题结构可以称为“间断性历史理论的问题结构”。2、运用问题结构来分析《德意志意识形态》、《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得到的结论是: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有两个问题结构,即连续性历史理论问题结构和间断性历史理论的问题结构。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表明,马克思当时的历史理论具有连续性历史理论(普遍历史理论)的特征,这种历史理论的问题结构决定了社会结构是该历史理论的“理论空白”。


前部分目录

序言:在极端情形下的思考——1
引言——1
第一章 绪论:历史理论与历史实在——6
第一节 “范导性”与“构成性”——8
第二节 “范导性的”历史实在——11
一、历史实在是一个理性概念——11
二、历史实在对历史理论的范导性作用——16
第三节 “构成性的”历史理论——21
一、历史理论的对象不是历史实在——21
二、历史理论可以建构历史实在的“同质连续性”和“异质间断性”内容——22
三、历史实在是历史理论的绝对预设——26
四、区分历史理论与历史的形而上学——29
五、历史理论是“建构”历史而不能“复制”历史——33
第二章 问题结构:历史理论的相对预设——35
第一节 对问题结构的一般性说明——36
一、问题结构是确定历史研究对象时作出的相对预设——37
······
······
······


书籍名称:历史理论的问题结构

声明:本站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旨在给网友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产生费用仅为网站运营赞助费。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客服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