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名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清代卫生防疫机制及其近代演变
页数:474
作者:余新忠著
出版时间:2016
ISBN:9787303201839
出版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介:社群与政府处理疾病的策略与方式,反映社会或国家治理的主流理念。专业医生、艰涩的医典其实并没有垄断对身体、疫疾的想象与解释。处在医疗关系最底层的病人或其家属其实都各有一套身体观、疾病观、疗疾习惯、死亡观等;宗教人员也可能另有一套。疗治疾病非单向行为,而是互动的过程,纯粹医学技术的施展只是过程中的一部分。因此,医学知识系统的发展,与整个文化的发展,应该有密切的相关性。作者在本书中试图找出这个相关性,堪称对中国医疗社会史的一个重大贡献。
前部分目录
绪论——1
一、“卫生”的登场——3
二、中国近百年来的卫生史研究——5
三、研究旨趣——28
四、研究路径与框架——35
第一章 近代“卫生”概念的登场——39
一、引言——39
二、传统与近代之“卫生”概念——41
三、“卫生”概念变动的开端(光绪初年—1894年)——45
四、“卫生”概念变动的深化(1894—1905年)——57
五、近代“卫生”概念的确立(1905—1911年)——67
六、小结——71
第二章 清代卫生观念的演变——以疫病应对观念为中心——73
一、引言——73
二、避疫与治疫:前近代因应疫病的观念——74
三、晚清卫生防疫观念的演变——81
······
······
······
声明:本站资源均来源于互联网,旨在给网友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产生费用仅为网站运营赞助费。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微信客服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