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名称:单片机原理及C51应用
页数:299
作者:刘小成,吴清,夏春明编著
出版时间:2009
ISBN:9787562824114
出版社:上海:华东理工大出版社
简介:1976年,Intel公司推出第一款8位单片机MCS48,宣告了单片机时代的到来。短短几十年里,单片机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内大显身手。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变化,单片机也从刚开始的8位单片机发展到16位、32位等诸多系列。其中,51系列单片机由于其灵活方便、价格便宜的优点,在众多制造厂商的支持下发展成为具有上百个品种的大家族。至今为止,其他任何一个单片机系列均未发展到如此的规模。采用单片机C51语言编程具有很多的优越性。如果你不懂得单片机的指令集,也能够编写完美的单片机程序;无须懂得单片机的具体硬件,也能够编出符合硬件实际的专业水平的程序;不同函数的数据实行覆盖,有效利用片上有限的RAM空间;程序具有坚固性:数据被破坏是导致程序运行异常的重要因素,C语言对数据进行了许多专业性的处理,避免了运行中间非异步的破坏;C语言提供复杂的数据类型(数组、结构、联合、枚举、指针等),极大地增强了程序处理能力和灵活性;提供auto、static、const等存储类型和专门针对8051单片机的data、idata、pdata、xdata、code等存储类型,自动为变量合理地分配地址;提供small、compact、large等编译模式,以适应片上存储器的大小;中断服务程序的现场保护和恢复,中断向量表的填写,是直接与单片机相关的,都由C编译器代办:提供常用的标准函数库,以供用户直接使用;头文件中定义宏、说明复杂数据类型和函数原型,有利于程序的移植和支持单片机的系列化产品的开发;有严格的句法检查,错误很少且可容易地在高级语言的水平上迅速地被排除;可方便地接受多种实用程序的服务:如片上资源的初始化有专门的实用程序自动生成;再如,有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可调度多道任务,简化用户编程,提高运行的安全性等。本书是在多年来从事单片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编写的。书中总结了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并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提出的问题。该书的特点是:通俗易懂,适于自学;由浅入深,便于理解;概念明确,语言简洁;例题丰富,内容全面。由于在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偏重于C语言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又偏向于汇编语言学习,因此为了更有利于初学者或本科学生学习单片机,本书不仅同时详述了C语言及汇编语言,并且在书中例题程序都给出了C语言及汇编语言两种程序解答,这样一来,无论学生偏向于何种语言都能理解书中例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两种语言的编写方式、结构、实现效率等特点做出比较,让学生能自主选择编程语言,提高编程效率。本书编写时在详细阐述理论知识的同时,也相当注重对学生知识应用和研究的培养,所以在书中给出了许多典型实例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本书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控制技术发展状况;第二部分详述单片机知识(分为十一章),基本覆盖了51单片机的主要方面。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借鉴了许多现行教材的宝贵经验,在此,谨向这些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同时,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求远电子有限公司的资助,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该公司推出的DP51PROC单片机综合仿真实验仪可作为本书的配套实验设备。在本书的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蔡梅华、杨正宜、吴钦、刘锐等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由于时间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有错误或是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前部分目录
绪论——1
控制技术发展状况——1
1.继电逻辑控制——1
2.过程仪表控制——3
3.集散控制系统(DCS)——4
4.可编程控制器(PLC)——5
5.微型计算机(PC和IPC)——7
6.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和FPGA)——11
单片机简述——12
1.CUP的发展——13
2.片内存储器的发展——13
3.片内输入输出接口功能——14
4.在线编程目前有两种不同方式——15
5.功耗、封装及电源电压的进步——15
6.工艺上的进步——16
7.可靠性技术发展——16
······
······
······